本网讯(通讯员 蔡宣)一张办公桌,一台电脑,一摞稿纸,桌前的人正在若有所思地敲击着键盘。此时,除了眼前的文字,周围的一切都被他自动屏蔽。这个沉浸在写作中的人就是检察院司法行政事务管理局办公室的“笔杆子”方红城。
在办公室的岗位上,方红城已经走过了7个年头,字里行间的精雕细刻,政务保障的精益求精,培养了他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一次次的修改打磨,一篇篇的文稿,在办公室岗位上,方红城默默贡献着一名共产党员的青春和力量。星光不负赶路人,由于工作认真出色,方红城多次被评为信息工作先进个人、平安建设优秀工作者、优秀公务员等荣誉称号。
从工科男到档案管理能手
方红城是个典型的工科男,大学学的是测控技术与仪器(产品质量工程)专业。2012年本科毕业后,他响应党和政府号召,成为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周铺村的大学生村官,一干就是三年半,服务期满后,方红城顺利考入蔡甸区人民检察院,成为一名检察干警。初入检察院,因为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缺乏,并且恰逢该院档案信息化建设提档升级,考虑到方红城的工作经历与工科专业背景,院党组决定将其安排至档案室工作。从未接触过档案管理的他积极向前辈学习取经,快速掌握了文书、诉讼、科技、声像、电子、实物等档案整理和归档技能,同时摸清该院“档案家底”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日常工作中,为规范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5、2016连续两年,该院档案工作顺利通过档案管理执法检查被评为全区档案管理优秀单位。
从档案管理能手到办公室工作“多面手”
到检察院工作的时间不久,方红城工作的认真负责劲就获得大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在做好档案工作之余,他主动承担了办公室的办文办会、文件收发、对外联络等其他工作。这些工作庞杂而琐碎,千头万绪,要做到忙而不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方红城这个严谨的工科男做到了,他将所负责的工作进行逐项登记,并记录在自己的工作日志上,工作内容、完成期限、完成效果一目了然,在不断地磨砺中淬炼“工匠精神”,用“绣花功夫”将办文办会办事做细做精,他迅速成长为办公室工作的“多面手”,圆满完成了OA、工作内网收发文、公文交换、重要信件分发等,积极协助组织检察长办公会、工作调度会等会议,并做好会议记录、会务保障等工作。积极编撰并定期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寄送《检察工作动态》,认真做好代表委员沟通联络工作。组织干警进社区、常态化联系服务企业、爱国卫生运动、普法宣传、志愿服务、为群众办实事等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服务人民群众。
从办公室工作“多面手”到“信息写手”
虽说工作“杂”,但有一项工作一直是方红城的“主业”,那就是材料起草工作。方红城这个工科男,最初也受到过挫折,但他愣是凭着一股韧劲,啃下了这块“硬骨头”。他多次向同事请教,勤写勤练,为了弥补自身非法本的专业不足,更好地从事检察工作,他以一切从头开始的“新兵”姿态,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努力挑灯苦读,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面壁十年图破壁”的韧劲刻苦钻研法律专业知识,于2019年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A证。同时他积极学习上级部门和兄弟单位的优秀信息、简报等材料,一篇篇翻阅,研究信息编发的模式、要点和诀窍,找出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正是由于他的这份工作劲头,让他不断磨砺成长,所负责的信息工作排名逐年上升,连续五年在全市基层院和全区党委信息工作中名列前茅。
从“信息写手”到综合文稿“笔杆子”
“综合文稿的岗位非常重要,是展现检察工作成效的重要窗口,必须字斟句酌、反复推敲,确保圆满完成每一项任务”。检察工作法律专业性较强,方红城深知仅仅懂一点法律基础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工作之余,他用“钻牛角尖”的劲头钻研“四大检察”等业务知识,积极参加青年读书班、“以政治说办案、讲工作”等活动,将讲政治与强业务深度融合,学会首先从政治上看问题、做工作。积极参加模拟检察委员会、案例研讨等业务实战演练,全面提升法律素养与法律实务能力,撰写的《基层院反映司法实践中刑事见证人制度实施亟待规范》在湖北省法学会犯罪学研究会2020年会暨高端学术研讨会上获三等奖,10余篇论文在省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认真起草了人大工作报告、主要领导讲话稿、汇报材料、工作总结、工作方案等全院重要文稿,综合文秘工作能力稳步提升,努力成为单位里的“行家里手”、业务中的“骨干精英”。
“要把平凡的岗位作为成就人生的舞台。把履职当本分,把担责当本职,把尽责当本事,立足岗位、苦练本领、创先争优,争做历史洪流中的奋进者,勇当时代大潮中的搏击者”。方红城在工作心得中为自己的未来描摹了一幅拼搏进取的蓝图。青年大有可为,从工科男到检察院的“跨界达人”,方红城始终都在不断地迎接挑战,努力成长进步,用实际行动在平凡岗位的奋斗中出彩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