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最高检关于数字检察战略的部署要求,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检察工作的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干警素能提升,4月9日下午,蔡甸区检察院在院未检活动中心举办“DeepSeek赋能检察业务”专题宣讲培训会。通过“理论学习+案例解析+现场研讨”的模式,为智慧检务建设注入新动能。
活动中,中国移动技术团队聚焦检察实务,通过“功能讲解+模拟办案”的形式,重点介绍了AI技术支撑检察业务的核心能力和大模型支撑检察业务的创新场景等内容。通过现场操作模拟案件系统,展示了该模型在要素提取、法律知识图谱建设、数据及知识库积累和标注等能力。模型结合检察工作场景,可实现案卡回填,关键信息快速提取,标准化法律文书自动生成及海量法律条文分析及检索等便捷功能,可大幅提升检察办案效率。
现场交流环节,技术专家与青年干警就“案卡回填”“AI技术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逻辑偏差问题”“如何提升回答精确度”和“区域类案共同点提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帮助参会人员全面理解和掌握该模型的应用与实践。
最后,蔡甸区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袁旻就DeepSeek等数字技术赋能检察工作提出以下要求:
一是积极拥抱数字技术。要深刻领会人工智能应用的重要意义,主动拥抱数字化变革,强化技术学习与实践应用,深度挖掘人工智能技术在检察工作各个环节的创新潜能,不断提升检察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以“AI+检察”创新模式全面提升办案质效。
二是加强团队协作配合。院内各部门根据上级院业务条线部署,大力应用AI技术及其他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院数字办要全力做好技术支持。同时积极借助外智外力,利用各种活动形式,加强与技术团队的沟通交流,学习掌握前沿技术,让技术创新真正服务检察办案。
三是科学掌握合理运用。科学辩证的看待新技术,充分认识AI技术是辅助办案的工具,它不能完全替代人工办案。对于AI输出的结果,要结合检察工作实际进行人工复核与校验,确保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合理性。
下一步,蔡甸区人民检察院将积极探索“AI+检察”新路径,结合自身需求,全面应用各类数字模型,推动检察办案从“经验驱动”向“数据赋能”升级,通过高质效办案,为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蔡检力量。